普米族有许多神话、传说和各种动物故事、寓言故事。
《洪水滔天》、《提马的故事》、《嘎达米》等神话讲述了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及人同大自然、鬼怪作斗争等内容。《哄你》、《本份人和狡猾人》、《两姊妹》、《墨母牛》、《月亮上的花红树》等传说宣扬惩恶扬善的道德习俗。动物故事有《虎、豹、猫的故事》、《狮子与小兔》、《兔儿与老虎》等,这些故事阐述了一些人生哲理,也反映了普米人的狩猎生活。普米人很爱养狗,在普米的口头文学中,有不少关于狗的故事和神话传说,如《人狗互换年纪的故事》、《狗救主人的故事》等等。
普米族的民间歌谣也很丰富,根据演唱形式和体裁内容等特点可划分为"哩哩"和"格黑"两种。"哩哩"意思是"吟唱、轻唱"。"格黑"意思是唱或放声歌唱。"哩哩"专门由学识渊博的长者和专门的民间艺人在节日中和在一些风俗仪式的祭典上演唱,"格黑"则是每个普米人都会演唱的歌谣。普米族的民间歌谣还有《哄娃娃调》、《跳舞调》等。
普米族创造了很多想象丰富、优美绚丽的民间文学作品,长久以来,这些文学作品通过一代代普米族人的口传身教传递至今。 在现代普米族文学之前的普米诗歌,主要是民间歌谣。普米歌谣中有叙述天地形成和人类起源金国的古歌,;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的仪式歌;还有反映普米人民社会生活的婚俗歌、丧葬歌、苦歌、劳动歌、情歌等生活歌谣。 普米族诗歌中有很多经典的作品保存至今,如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的《白狼歌》,讲述普米起源的神话《直呆喃木》等都可称为普米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普米族诗歌中有一些关于宗教或历史方面的被用丁巴文或藏文记录下来,人们可以对照歌词进行唱诵,如《古利歌》,是记载普米传统习惯法规的诗歌,叙述了扑民族古代的历史和生活,以及一些古代的传说法规等。 在普米族内还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源于生活本身,经过提炼和发展,最终成为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些反映普米人的向往和追求,有些讲述的是普米族的历史传说,有些则是宗教神话故事,还有一些反映了普米族人的现实生活,如以马帮生活为题材的《赶马歌》等。
神话语言在普米族民间文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包含田地开辟,人类起源、原始畜牧、迁徙活动以及图腾崇拜等各个方面,展示了普米族先民以幻想的形式解释自然,以大无畏精神征服自然的历程。
普米族的神话和寓言在民间传承中的变异现象是非常突出的,一方面与生产方式的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化环境的变迁对神话的认可和接受具有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