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鼓仪式
-
抢鼓仪式
-
抢鼓仪式
-
抢鼓仪式
-
抢鼓仪式
-
抢鼓仪式
-
抢鼓仪式
只有两万多人的基诺族,是1979年我国最后确认的单一民族。这个保持着原始宗教崇拜的民族,每年最盛大的节日是"特懋克"节。节日里,祭太阳鼓、抢鼓、跳大鼓舞,在欢乐喜庆中基诺人迎来新的一年。
在特懋克节里,最有意思的一个环节莫过于抢鼓仪式。在基诺族民众的眼里,祭鼓仪式是白天的重头戏,但晚上的"抢鼓"更精彩。大鼓是基诺族的图腾,是基诺族心目中通天的神器,祭太鼓仪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一般一个村寨只有一面鼓,放在卓巴(卓巴集寨长、长老于一身)家,太阳鼓鼓身由卓巴选定的神树掏空制成,两边蒙上牛皮,鼓面四周插上17根角,象征太阳光芒。
"特懋克"节虽然是基诺族全民性的节日,但过去节日活动都以村寨为单位进行。此前,全寨住户共同凑钱买牛,上午已杀牛祭鼓。因为如果不祭鼓,卓巴不第一个击鼓,没有人敢打鼓。
牛宰好以后,首先割出7份分给卓巴、巴糯、卓色、色糯、可补、补糯、奶奴7位称为"七老"的头人,然后再按所凑的钱均分成若干份,分给寨内各户。过去节日来临时,有的村寨长老要组织群众上山挖一次竹鼠,把挖到的竹鼠献给寨内的铁匠,以此表达人们对铁器创制人的敬慕与纪念。祭鼓之后的当日夜晚9时左右,"七老"依次而坐,念祷告词后,基诺族男女纷纷点燃了手中的火把,卓巴等人依次祭鼓、击鼓,并带领大家跳大鼓舞。随后,"抢鼓"就开始了。
所谓"抢鼓",是指寨子里被分为上寨、下寨或两个部族的两拨人来抢夺寨中唯一的大鼓。只见十几个男青年将太阳鼓捆好,挑着向上寨走,其余男女青年则将他们团团围住,有的顶住他们的抬杠,不让这些人将鼓抢走,就这样进10步、退3步的"拉锯"争夺着。路两旁是打着火把夹道迎鼓的人群,随着激烈的"抢鼓"而发出欢快的笑声。最后,太阳鼓被"抢"到上寨一家人的院场上,又举行祭鼓仪式。男女青年在卓巴的房子附近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第二天,太阳鼓又被放回卓巴家。
"抢鼓"活动具有仪式性和趣味性,抢到"大鼓"的民众意味着能得到幸运,它已然成为每年特懋克节上最欢迎的一个环节——其不仅具有可参与性,惊险的过程更具可观赏性,成为中外游客了解基诺族节日和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