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登录]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手机云图 | 网站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云南省图书馆>> 云图简讯
云南省图书馆馆长马云川带队赴迪庆和楚雄对民族古籍保护研究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及茶马古道沿线石刻进行调研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3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关于开展古籍保护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省文旅厅工作部要求,加强云南古籍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及推广利用,2022年5月11日至5月18日,由云南省图书馆馆长、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马云川带队,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计思诚等人员组成调研组,特邀云南省文旅厅四级调研员冉泽飞参与指导,赴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就民族古籍保护研究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工作进行调研。

11日,调研组一行到达迪庆州图书馆,就藏文古籍保护研究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工作召开座谈会。会上,迪庆州图书馆馆长洪耀辉就馆藏地方文献征集整理、古籍保护、阅读服务推广和“纳格拉洞藏经”修复成果陈列馆、雪域文献·香格里拉书柜等重点特色工作以及“藏文古籍保护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困难进行了汇报。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彩花,公共服务科科长晏裕发参会并陪同调研。

 

调研组赴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进行座谈

 

调研“纳格拉洞藏经”修复成果陈列馆、雪域文献·香格里拉书柜

 

调研图书阅览室

会后,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纳格拉洞藏经”修复成果陈列馆、图书阅览室、雪域文献·香格里拉书柜,根据迪庆州图书馆现有的条件和馆藏藏文古籍特色,针对“如何突出藏族古籍文献特色”“如何对现有古籍进行活化利用”“如何优化图书馆公共服务功能”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马云川馆长强调,迪庆是云南藏族同胞最多、藏文古籍存藏最丰富地区。2010年,“纳格拉洞藏经”的发现轰动全国,其在雕版印刷技术、造纸技艺、藏文书法艺术、文化研究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为迪庆乃至全国境内藏传佛教的沿袭、传承、传播以及历史和文化的演变提供了文字实证。2018年,“纳格拉洞藏经”修复项目圆满完成,这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大成果,它发展并丰富了传统古籍修复技艺,在全国古籍修复事业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2020年,得益于北京苹果慈善基金会公益捐助,“纳格拉洞藏经”装具、藏书柜配置进一步优化,数字化项目也同步推进实施,迪庆州古籍保护工作条件日趋完善。迪庆州图书馆要立足本职、发扬特色,在做好日常公共服务和藏文古籍文献保护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做好藏文古籍研究、展示、宣传工作,让古籍承载的深邃厚重的内容“活起来”。

12日,调研组一行到达德钦县,在德钦县图书馆召开“茶马古道滇藏线德钦段遗址石刻拓片移交座谈会暨第二阶段拓印工作启动会”。此前,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调研组曾于2021年9月深入德钦县,对茶马古道德钦段升平镇阿东村国家保护单位扎达茸摩崖石刻、升平镇阿东村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泽仁切安摩崖石刻、佛山乡梅里石村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磨坊沟摩崖石及佛山乡雪达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怕姆乃转经道摩崖石刻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因造像石刻长期暴露在野外环境中,受风雨侵蚀、生物病害、自然灾害的影响,洞窟岩体结构失稳、碑刻风化、字迹不明。为抢救和保护石刻上的碑文古籍,调研组对沿线碑刻进行了拓印,并将拓片带回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进行装裱整理,现移交回德钦县图书馆。会上,马云川馆长强调,德钦县是我国汉藏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藏文碑刻拓片为保存、研究和弘扬地方文化留下了珍贵的文字实录,要科学利用碑文古籍拓片,侧重古籍内容研究,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经典,保护地方文明特色。

 

茶马古道滇藏线德钦段摩崖石刻拓片移交

会后,调研组前往德钦县云岭乡红坡村红坡寺、奔子栏镇书松约泥、羊拉乡里农、托顶傈僳族乡亚罗顶宗玛扎咱及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祖师洞等地开展茶马古道滇藏线德钦段遗址石刻第二阶段调研拓印工作。

 

调研组在升平镇参观“德钦特藏”

 

经当地主管部门与寺庙同意,调研组对德钦县云岭乡红坡村“红坡寺”藏清咸丰四年(1854年)“化行南邦”匾额进行拓印

 

红坡寺调研及“化行南邦”匾额传拓

 

德钦县奔子栏镇书松约尼摩崖石刻调研

 

德钦县奔子栏镇书松约尼摩崖石刻

 

德钦县奔子栏镇叶日村曲赤通摩崖石

 

羊拉乡里农摩崖石刻调研

 

德钦县托顶傈僳族乡亚罗顶宗玛扎咱摩崖石刻传拓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祖师洞石刻调研

5月18日,调研组一行奔赴楚雄彝族自治州,在楚雄州图书馆召开座谈会,调研彝文典籍文献保护工作。会上,楚雄州图书馆馆长黎建宾对馆内古籍存量情况、馆藏建设情况和下步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若舟、副书记罗彦参加会议并陪同调研。马云川馆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云南省三个(傣文、彝文、藏文)“古籍保护研究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的重要意义,传达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古籍保护工作有关指示精神,指出了楚雄州图书馆建设“示范点”在资金保障、人才保障、安全存放、修复研究和服务推广五个方面优势,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马云川馆长指出,近年来,省内共普查登记彝文古籍127部230册,举办彝文古籍修复培训班2期,修复彝文古籍250册14220叶,居全省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数量首位。楚雄彝族自治州是我国三个彝族自治州之一,也是云南省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古籍存量丰富,其中不乏数部珍贵彝文古籍。2021年,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向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成功申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支持修复双柏县彝文古籍《查姆》,此次修复必将为丰富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法和经验提供实践支撑。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建设“彝族古籍保护研究服务示范中心”是立足于云南民族古籍文字文献保护工作准确定位的决定,要协同努力把该中心建设成云南唯一、争取建设成为全国第一的彝族古籍保护研究服务示范中心。会后,王若舟书记表示,将积极上报州委州政府,请求州委州政府协调,为楚雄彝族自治州建设“彝族古籍保护研究服务示范中心”提供支持。

 

在楚雄州图书馆调研座谈

 

楚雄州民族典籍博物馆、民族古籍修复基地选址调研

 

在楚雄州图书馆查看彝文古籍保护情况

今年,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关心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文旅厅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将创新性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州建设“民族古籍保护研究服务示范中心”,全面推进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助力完善云南省古籍保护工作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立足本省古籍保护工作实际,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发掘省内优秀古籍资源,深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统保护、传承和弘扬我省民族优秀文化,为建设云南文化强省贡献力量。

(历史文献部  钟楚宇/采编部  程卫华)

作者: 来源:
版权 ©云南省图书馆 201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