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云南省内每日疫情通报:
云南129个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全省确诊病例仅剩3例。3月3日0时至12时,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例(保山市)。截至3月3日12时,全省累计确诊病例174例,治愈出院169例,死亡2例,现有确诊病例3例,无重症、危重症病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
二、云南省抗疫情最新举措:
1、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出台八项政策措施支持农产品稳产保供。
近日,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从八个方面支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一)、加大资金倾斜支持
2020年农业生产发展等资金分配中,向疫情防控任务较重地区倾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恢复农业生产。
(二)、加快资金拨付
加快中央农业生产救灾、省级农业发展资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省级补助等资金的拨付,支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和畜禽产业发展,支持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开展春耕备耕,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
(三)、实施重点企业贷款贴息
对列入国家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企业,在疫情防控期内的新增贷款,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贴息,省级财政按剩余50%利率给予贴息。对列入省级相关部门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物资生产供应企业、稳产保供“菜篮子”重点企业名单的,对其2020年1月1日后疫情防控期内,新增用于疫情防控保障,且享受银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的流动性资金贷款,由省级财政按不高于5%(包括5%)利率给予贴息。银行贷款利率低于5%的,按实际发生利率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切实降低重点物资保障企业融资成本。
(四)、减免农业信贷担保相关费用
对实行名单制管理的由国家和省确定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物资生产供应企业、稳产保供“菜篮子”重点企业,免除反担保措施,免收担保费。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三农”经营主体恢复生产,免除反担保措施,担保费率降低50%;对银行金融机构办理贷款展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应延长其担保期限;对因疫情影响确实无还款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规定向银行金融机构履行代偿义务。
(五)、支持农产品冷藏保鲜
重点完善田间地头冷藏保鲜设施,支持配备农产品分拣分级、预冷包装、烘干脱水等商品化设施设备,从源头上解决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问题,不断增强农产品生产供给的弹性和抗风险能力。
(六)、抓好生猪稳产保供
继续实施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生产流动性资金和新建、改扩建猪场的建设资金贷款按不高于2%的比例给予财政贴息,缓解养殖企业流动和建设资金压力。落实生猪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提高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额保费补贴,进一步增强生猪养殖风险抵御能力。支持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中央和省级负担90%的强制扑杀补助。
(七)、加大地方财政资金统筹力度
着力支持做好春耕生产,对受疫情影响的蔬菜、种禽等农业产业,对生产经营主体给予适当补助,支持“菜篮子”产品生产企业改善安全防护措施,加快恢复生产,保证市场供应。
(八)、加强资金使用绩效管理
强化资金拨付管理,及时按规定将资金拨付到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缓解其资金压力,弥补因灾损失,严禁挤占、挪用、滞留资金。
2、云南提前下达资金计划打好脱贫攻坚歼灭战。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于2020年2月20日提前下达2020年省级财政扶贫脱贫专项以工代赈资金计划。本次资金计划安排以工代赈资金3500万元,下达到镇雄县、会泽县、宣威市、福贡县、澜沧县、丘北县等6个县市。主要用于支持建设基本农田、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小流域治理、片区综合开发、草场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工程,旨在助力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
3、云南重点建设项目高速公路3月1日起全面复工。
3月1日,在云南省“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曲靖三宝至昆明清水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三清高速”)二标段复工现场,吊车和施工人员正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实行每个施工点设立隔离区、所有区域每天进行三次定时消毒、每个工人每天发放三次口罩等措施,在建的三清高速公路项目今日起实现全面复工。
4、云南省打好“四张牌”保障“菜篮子”量足价穏。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打好“决心牌”,制定有效措施,组建工作专班、打好“放心牌”,强化监管职责,做好稳产保供、打好“安心牌”,打破物流壁垒,确保国内需求、打好“暖心牌”,做好物资捐赠,千里驰援抗疫。截至2月26日,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全省累计向湖北省捐赠农产品1.2万吨,捐赠的农产品有蔬菜、猪肉、白条鸡、鸡蛋、苹果、沃柑、罐头等食用产品以及云花。
5、云南人社厅对高校毕业生发出“服务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到了关键阶段,恰逢大学毕业生们求职就业的黄金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迅速调整、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努力为各位大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
——需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的,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了网上办、电话预约办、延迟办等多种服务方式,可采取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等信息化渠道办理就业协议签订、就业报到等手续。
——离校时未就业的,将与教育部门对接信息,并提供实名制的跟踪服务,包括核实信息,介绍政府部门的帮扶政策和服务项目,帮助办理求职登记。
——有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可以通过“就业彩云南”微信公众号“我要培训”功能登记培训意愿,通过“云南省职业技能网络培训平台”参加线上职业培训。
——需参加招聘求职的,可以关注“就业彩云南”微信公众号、云南人才网等网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可在线式、不接触式获取线上就业指导、公共就业服务和资讯信息,参加网络招聘活动。
——如果想及时就业的,请关注多种就业渠道:到乡镇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三支一扶”等多个项目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经受锻炼;也有机关事业单位的考录招聘机会。
——有志于实现创业梦想的,可以享受免费的政策咨询、创业培训、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还可以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暂时没有理想工作岗位的,可以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参加就业见习,丰富实践经验,提升竞争能力。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和残疾、长期失业毕业生以及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等,我们会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援助,也会开发各种公益性岗位兜底帮扶。
三、云南防疫舆情关注热点:
云南临沧强制喝药防疫惹争议。
3月1日晚间,云南省临沧市部分地区要求通过上传购药证明、服药图片、视频等方式强制师生服用“大锅药”一事,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引发众议。3月2日凌晨,临沧市教育体育局针对此事发文回应,个别县(区)教育体育局、市直学校执行相关倡议时,存在强制师生服用“大锅药”错误,已要求其立即停止执行原发通知。当天,临沧市临翔区教体局、临沧市第二中学为强制师生服药致歉。
腾讯网、网易新闻、光明网、东方头条、企鹅号等,微博、微信相继转发此消息,引发外界议论,舆论认为:面对疫情,人们希望强身健体的心情可以理解;学校为了让学生增强体质、避免未来开学后产生聚集性疫情,出发点也可以理解。但是,对症下药是基本医学常识,这种以行政命令要求所有人都喝一种药的行为,是极其不合常理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薛迪3月2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大锅药’配方除安全因素之外,其未知的效果和投入的成本如果不成正比,大规模使用该方法或许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
腾讯网转载题为《光明时评:强制学生喝药“防疫”,愚昧之病谁来治》文中提到:疫情防控期间,教育系统实行“停课不停学”,但在现实中却遭遇了各种形式主义的应对。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部门几次明确要求禁止每天打卡、上传照片等应付的做法。但是从这次喝药都要上传照片来看,一些地方的形式主义、留痕主义作风依然病得不轻。这种工作作风,恐怕不是一个禁令就能治得好的。
《时代周报》报道:2月2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王融冰在发布会上也表示,中药方剂主要是用来治疗有症状的人,不主张没有症状的健康人使用中成药来预防新冠肺炎,(盲目使用)没有意义。预防还是要按照联防联控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不到疫区去、不参加聚会、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保护好自己、家人和周围工作的同事,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