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云南省图书馆>> 云图简讯
2025年“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云南大学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8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署,积极落实《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中关于“创新古籍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要求,2025926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大学图书馆共同承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在云南大学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是云南省图书馆2025年“古籍进校园”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之第三场。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金石拓片专家冀亚平,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党委书记赵小平,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朱端强,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颜艳萍,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相关人员及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副院长周铭主持。

图为赵小平致辞

图为颜艳萍致辞

赵小平在致辞中对国家图书馆和云南省图书馆将优质古籍保护课程引入云南大学表示感谢,认为此举有力拓宽了师生的专业视野,并期待未来能继续深化馆校合作,共同夯实古籍保护后备人才的培养基础。颜艳萍在致辞中感谢云南大学对此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希望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云南大学的合作,共同在古籍文献整理、保护、研究与活化利用等方面推出更高质量的成果,使校园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在课程讲授环节,冀亚平作了《拓片制作和种类及馆藏云南石刻拓本概况》专题讲座,系统讲解拓片制作技艺与类型特征,重点介绍了国家图书馆所藏《孟碑》(又名《孟孝琚碑》)《爨龙颜碑》《爨宝子碑》《王仁求墓碑》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云南石刻拓本,强调传拓作为我国独有的文献保存方式,在文化遗产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为冀亚平作专题讲座

图为朱端强作专题讲座

朱端强以《云南地方文献概说》为题,梳理了云南地方文献的存藏情况及发展脉络,并结合“重九起义”“护国运动”“滇军抗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相关文献,重点讲述了发生在云南,却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文献以及独具云南地方特色的文献,展现了云南深厚的文化积淀。

活动期间,云南大学图书馆同步开放的古籍修复与传拓技艺体验区,吸引了大量师生踊跃参与线装书制作和传拓实践,大家纷纷动手体验,让古籍保护从理论知识转化为鲜活实践,现场气氛热烈。

图为师生踊跃参与古籍修复、传拓技艺体验

今后,云南省图书馆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入云南部分高校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活动,让校园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成为新时代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的重要阵地。

(历史文献部)

 

 

 

作者: 来源:
版权 ©云南省图书馆 201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