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7月13日,迪庆藏族自治州“纳格拉洞藏文古籍保护项目”揭牌仪式在迪庆州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熊远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马迎春,迪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清培,北京苹果慈善基金会秘书长马帅,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马云川等领导、嘉宾及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图书馆、迪庆州文旅局、州图书馆等相关单位人员近100人参加揭牌仪式。
仪式上,熊远明馆长致辞,代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对“纳格拉洞藏文古籍保护项目”的顺利完成表示热烈祝贺。熊远明馆长强调,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古籍就是守护中华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藏文古籍是中华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藏文古籍保护工作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迪庆州纳格拉洞藏文古籍的发现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一项重大收获。多年来,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下,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认真组织云南省各古籍存藏单位,积极开展古籍普查、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等工作,形成了一支以云南省图书馆杨利群老师领衔的修复人才队伍,在传统古籍修复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在藏文古籍修复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组织专门人员,历尽艰险、克服万难,对纳格拉洞藏经开展抢救性保护,启动“纳格拉洞藏经”修复项目,在杨利群老师的带领下,历时五年最终完成了2285叶藏文古籍的修复工作,开创了全国藏文古籍大规模、专题性修复的先例。熊远明馆长还对北京苹果慈善基金会给予纳格拉洞藏文古籍修复工作的全力支持、解囊相助表示由衷感谢。
图为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熊远明致辞
在现场人员的热烈掌声中,熊远明馆长、马迎春巡视员、李清培副州长、马帅秘书长共同为“纳格拉洞藏文古籍保护项目”揭牌。
图为“纳格拉洞藏文古籍保护项目”揭牌
图为与会人员参观纳格拉洞藏文古籍特展
2010年,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州古籍保护中心)在香格里拉市格咱乡纳格拉村村民协助下,发现了一批长期封存的藏文典籍。2014年,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和组织实施下,迪庆州图书馆馆藏“纳格拉洞藏经”抢救性修复保护项目正式启动,历时四年,来自云南、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四川、重庆等地的古籍保护修复专业人员先后83人次参与,共抢救修复2285叶藏文古籍。在整个纳格拉藏经修复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精心组织并承担了所有的修复费用。在前后四次的抢救性修复过程中,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导师杨利群探索出夹接、人工纸浆等新的修复方法。这一实践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古籍修复技艺,在全国古籍修复事业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2019年9月7日,迪庆藏族自治州“纳格拉洞藏经”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承办,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及各参展单位协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作为州(市)级入展单位,荣登国家典籍博物馆参展,可谓一枝独秀。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苹果慈善基金会作为一家面向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的有情怀、有担当的5A级公募公益基金会。此次为持续加大对迪庆州“纳格拉洞藏经”的保护,推进民族文字古籍保护事业发展,倾力援助专项保护经费,再次实施了“纳格拉洞藏经装具、藏书柜配置及数字化”项目,特别定制藏式藏书柜10个、保护装具40套、“纳格拉洞藏经”数字化图像4556页。项目的实施不仅进一步改善了“纳格拉洞藏经”保护存藏条件,更为下一步古籍保护研究、服务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注入了新动力,推动藏文古籍保护工作迈上专业化、社会化的新台阶。
图为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马迎春向北京苹果慈善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和锦旗
202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及云南古籍保护工程有关部署,推进民族文字古籍专项保护工作,加强云南古籍特别是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利用,云南省图书馆(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全省大力实施“云南民族古籍保护研究服务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将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建设3个示范中心,在迪庆州推进“云南(迪庆)藏文古籍保护研究服务示范中心”建设,继续加大对迪庆州藏文古籍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高标准建设集展、学、研、游为一体的古籍保护研究服务示范中心,系统保护、传承和弘扬我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文献部 网络技术数字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