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云南省图书馆>> 工作动态>>正文内容
云南省图书馆参加第七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活动免费服务社会大众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14日,2023年新年伊始,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云南省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6家单位,召开线上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联合发布古籍数字资源6786部(件)。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古籍办副主任杨芳,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熊远明,相关专家学者代表、联合发布单位代表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主持会议。云南省图书馆副馆长周宇青及历史文献部相关人员参加发布会,周宇青副馆长介绍了云南省图书馆此次发布的古籍数字资源内容和本馆古籍数字化工作情况。

会上,各单位代表分别介绍此次古籍数字资源发布情况,随后与会领导和专家代表就古籍数字资源开放共享方式、古籍资源藏用并重、古籍全文数据建设等问题进行讨论,为新时代古籍数字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重要指导和宝贵建议。

云南省图书馆此次发布的资源为馆藏善本63381册,图像50604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类是断代史,有《北齐书》《南齐书》《周书》,此三种书为眉山七史的宋元明递修本,具有珍贵的版本价值。第二类是云南方志,如《[雍正]云南通志》《[道光]普洱府志》等,俱为清代刻本,为云南方志中的精品;山水志《六河图说》《鸡足山志》等,图文并茂,具有云南地方特色;专志《云南铜志》,对清代滇铜的开采冶炼情况进行了记载。第三类是地方文献,如《纪古滇说集》《滇补》是云南地方历史叙事文本的代表;《滇南民变纪略》反映了清咸同年间云南动乱的历史;《滇南山水纲目》等反映了历史上云南的山川道路情况;《云南备征志》《云南丛书提要》等反映了云南的文献情况。

除以上史部文献外,此次发布的数字化文献还包括小学类文献《韵略易通》等、兵家类文献《火攻挈要》等、医家类文献《洞主仙师白喉忌表抉微》《御纂医宗》等。此批文献是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中的特色和精华所在,是研究云南历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其中有5 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批文献的高清数字资源,现已全部在云南省图书馆官网“云南古籍数字图书馆”平台上为公众免费提供服务。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古籍文献的活化利用,在国家图书馆的支持和推动下,云南省图书馆的古籍数字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14年至今,本馆已将2000余种4651册地方文献、8633682册古籍善本及16266564拍拓片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在局域网、“云南古籍数字图书馆”上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2017年至今,云南省图书馆先后6次参加国家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在线发布,累计发布古籍数字资源7513228册,不断扩大古籍数字资源开放、促进资源共享、打破空间障壁,免费服务大众阅览和学术研究,使珍贵古籍化身千百、步入万家、服务社会。

下一步,云南省图书馆将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及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联合发布的《云南省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指导下,以国家和省级珍贵古籍资源为依托,继续加大古籍数字化工作力度,通过自建资源、合作共建资源以及向社会购买资源等方式,建立品种齐全、版本丰富的“云南省古籍数字资源库”;积极参与“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项目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通过“云南古籍数字图书馆”平台发布古籍数字资源并免费向大众提供便捷服务,继续参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通过云南典籍博物馆这个古籍实体文献与数字资源结合的展示宣教平台,充分发挥古籍在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方面的价值和社会服务功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历史文脉。

(历史文献部  颜艳萍 高鹏宇

 

 

图为周宇青副馆长在会上介绍省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工作

 

云南省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发布平台——云南古籍数字图书馆

作者: 来源:
版权 ©云南省图书馆 201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