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云南省内每日疫情通报:
4月7日0时至12时,云南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4月7日12时,累计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0例(中国籍9例),治愈出院1例,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中国籍3例)
二、云南省抗疫情最新举措:
1、同“心”抗疫 携手成长—云南省教育系统应对新冠肺炎心理热线及网络辅导服务开通。
为帮助我省学生和家长在新冠肺炎抗疫过程中解决心理困惑问题,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及网络辅导服务,自2020年4月7日起,在工作日工作时间内面向全省学生和家长开放,服务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求助需求。
省委教育工委从全省7所“云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学校中遴选专业心理咨询师,汇聚心理专业力量,组建一支心理支持及网络辅导服务团队。根据服务日程安排,目前全省已经有36名专业心理咨询师进入轮值。全省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免费进行心理咨询:一是拨打心理热线电话0871-65101713;二是通过电话0871-65101713或添加QQ号提前预约,进行网络咨询:QQ3116422154。为做好此项工作,专家服务团队制定了《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心理支持及网络心理辅导服务工作手册》,排出了专人值班表,组织了前期线上上岗培训,建立了专业督导制度等,为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心理服务打下基础。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南省已有41所高校陆续开通面向全校师生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热线和网络咨询服务,49名高校教师参与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平台志愿服务,帮助全省学生和家长增强战胜困难、战胜疫情的信心,以理性平和、阳光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勠力同心夺取抗疫阻击战的胜利。
2、面对境外疫情输入,8个边境州市这样防控。
云南4060公里的国境线拥有边境县25个,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面临境外输入压力,近日云南省委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8个边境州市充分发挥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通知下发后,多个州(市)、党委组织部迅速行动,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身于疫情输入防控工作中。各地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分级分类处置管理方案,统筹各方力量抓好入境关口监测排查、人员物资调配、隔离留观、医疗救治等工作。
西双版纳州全面加强边境一线管理和沿边地区社会面管控,对全州303个抵边村寨实行封闭式管理。
临沧市镇康、耿马、沧源3个边境县的10个抵边乡(镇)全部恢复一级防控状态,每个边境监测卡点均由1名县级领导挂包,不断加强社会面管控和边民出入境管理。
红河州绿春、金平、河口3个边境县按照“一个定点涉外集中隔离观察点、一个工作方案、一名副县级领导干部负责、一支管理队伍”的要求,统筹做好人员、物资调配,不断强化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
腾冲市制定印发《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防控方案》《非口岸通道边境一线管控方案》,明确一名副市长与缅方对接,共同落实好联防联控措施,动员边贸企业支持缅方开展疫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边境管控。
龙陵县实行“5户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以近邻的5户家庭为单位,将全县76555户划分为15705个联防联控网格,确保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精准到位。
怒江州贡山县及时同缅甸葡萄县外事部门取得联系,在疫情期间暂停两县民间人员往来。对全县322户809名侨眷开展摸排,建议60名华侨在疫情期间暂停出入境,8名原计划回国华侨主动选择暂不入境。
德宏州瑞丽市姐告边境经济合作区党工委及时发布大型市场发布暂停营业、减少人员聚集的通告,组织商户对玉石交易市场进行彻底清扫和病毒消杀,动员辖区内全体党员开展“入户敲门行动”,对外籍人员进行全面摸排。盈江县铜壁关乡带领全乡民兵主动作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重点人员摸排、政策宣传、道路卡点执勤、边境巡逻等任务。采取徒步或骑摩托等形式对铜壁关25.2公里边境沿线界碑、边境便道、界线标志物进行实地巡逻排查。
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国门大党委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实战演练,对国门一线防控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熟练掌握疫情处置程序和处置措施,确保疫情防控科学有效。
普洱市江城县加强国际警务合作,强化与老挝约乌县、越南勐念县警方会谈会晤、警务联络、边境执法合作、遣返移交、情报信息通报等联动合作。澜沧县将边境村寨划分成33个网格,成立33支边境防控联动队,1100余名党员主动请战,分片包组开展疫情排查,实行每日境外入澜人员疫情零报告,切实扎紧织密边境疫情整体“防控网”。
3、云南省财政加强污染防治资金管理支持疫情防控。
按照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通知要求,云南省财政厅进一步强化污染防治资金管理,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据悉,省财政将继续保障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向疫情影响较重的地区倾斜,切实保障环保领域防疫资金需求。用好水污染、土壤污染、农村环境整治等中央和省级污染防治资金,积极支持中央明确的生态环保领域防疫重点项目。加快实施生态环保补短板项目,结合当前疫情防控重点,加快储备一批年度重大环境治理项目、民生领域生态环保补短板项目。按照环保项目储备入库相关要求,加快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入库项目质量。同时,积极创新体制机制,规范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领域。环保资金将根据各地生态环保补短板项目入库情况,向治理任务重点区域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点地区、环境治理工作绩效突出重点地区的重点项目倾斜。
4、昆明五华区“文惠卡”消费补贴额度全面上调,最高补贴50%。
针对疫情期间实际情况,该五华区文旅局自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为止,对2020年五华区文化惠民卡文惠消费补贴额度进行全面提升,全力扶助民生与消费,助推区属文旅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八大类文惠消费补贴大幅提升。庭院剧:消费补贴提升至50%;非遗文化、休闲娱乐、文创产品、酒店:消费补贴提升至30%;书店、体育健身、影剧院:提升至25%。文惠卡平台注册市民均可以最惠“文惠价”在线订购!
申领使用方式:广大市民可通过微信搜索并关注“乐享五华”官方微信服务号,注册登陆“文惠卡”平台,即可申领200元政府补贴。
如使用线上电子卡在平台内预订“庭院剧”演出门票,标准售价100元,会员优惠价50元,实际仅需支付25元(2.5折)即可购买和使用。补贴额度用完后,持卡用户依旧福利不断,可享受文惠企业提供的“特惠价”购买产品。
兑换:电子卡用户购买文惠产品,按文惠产品属性的不同,分别支持在线订购线下兑换,以及在线订购物流配发功能。实体卡用户仅可线下到店兑换,补贴可全额一次性使用兑换文惠产品。
据了解,五华区“文惠卡”分为实体卡和电子卡2种,补贴额度均提升至200元/人,电子卡通过“乐享五华”文惠卡平台线上申领,实体卡仅面向区属特定人群(如医护人员等)发放。截至2019年底,五华区通过文惠卡平台申领的电子卡达20000张,前后更新发布200余款文惠产品,累计带动区域经济消费超过2200万元。五华区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全面提升消费补贴额,将有效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实现全面惠民惠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五华文惠平台将继续做好区属文惠企业及市民服务工作,同时动态化优选扩大平台文惠产品(服务)类型、数量,为市民带来更多惠民福利。如有相关疑问,可联系文惠平台0871-6333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