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强可移动文物修复单位的资质管理,规范可移动文物修复工作,根据《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文物局最近对近百家上报单位进行复核后,发布了首批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备案单位复核备案结果,对44家一级资质单位和51家二级资质单位履行备案程序。我馆的二级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得到国家文物局认定,其业务范围包括古籍善本、碑帖拓本、文件、宣传品、档案文书类文物修复。根据去年5月14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从事可移动文物修复工作的单位须按照该办法申请并取得《可移动文物修复单位资质证书》,方可承担相应等级和业务范围的可移动文物修复工作。为取得修复资质,去年10月,我馆向省文化厅文物处提出申请,申报二级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因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条件,得到了省文化厅文物处的认定,上交国家文物局备案,并于最近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认定。我馆也因此成为首批被国家文物局备案的近百家单位中唯一的图书馆(其它备案单位基本上都是文物收藏、研究单位)。我馆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的获得得益于有一支专业古籍修复队伍。历史文献部修复组组长杨利群同志成长于古籍修复世家,在技艺上深得家传,1980年又参加过上海古籍修复培训班,技术精湛。他自1979年到我馆古籍修复组工作以来,经过29年的辛勤工作,为我馆抢救修复了大量的古籍,其中有许多是列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珍贵文献;他还培训过5期近百人次的学员,将古籍修复技术传授给来自全省各地和广西、贵州等省区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自2004年以来,修复组又陆续补充了数位年轻的大学生加入专业修复古籍队伍中,他们不仅跟着馆内的师傅潜心学习,还到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地参加培训,掌握了娴熟的修复技术。与此同时,我馆领导对古籍修复工作十分重视,专门设置了古籍修复工作间,配置了专用古籍修复桌、切纸机刀、修复工具、大功率空调等设施,使我馆的古籍修复工作无论从人员数量、设施配置还是技术水平上都走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前列,具备了申报二级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