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云南省图书馆>> 云图简讯
“2025年云南省第一期古籍保护培训班”在德宏州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5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316日至322日,由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德宏州图书馆协办的“2025年云南省第一期古籍保护培训班”在德宏州图书馆成功举办。来自全省16个州(市)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古籍收藏单位的近50名学员参与了此次培训。

培训班合影

317日,云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杨和祥,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涛,德宏州社科联副主席姜加刘,德宏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赵明智,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计思诚,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颜艳萍,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导师杨利群,德宏州图书馆馆长杨丹和全体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杨和祥馆长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培训既是德宏州古籍保护工作的新起点,更是提升全省古籍保护水平、强化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契机,对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具有特殊意义。他充分肯定了德宏州在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所做的努力,希望培训学员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古籍保护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云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杨和祥致辞

此次培训采取“技术传授+实践淬炼”的双轨模式,围绕古籍抢救性保护展开系统实践。为期六天的培训涵盖了古籍修复、普查、调研等多项内容。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颜艳萍以《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实践》为主题,系统讲授了古籍保护和活化利用理论及云南省图书馆实践案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导师杨利群及其团队现场指导培训学员完成德宏州图书馆馆藏重度破损傣文古籍《混晃绑坦》1150叶的抢救性修复,使学员们通过亲手实操,较好地掌握了傣文古籍的修复技艺。在云南省图书馆(云南古籍保护中心)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梁河县图书馆1040册古籍和民国线装书的整理和普查登记。

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颜艳萍讲授《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实践》

培训期间,杨和祥馆长就德宏州旅居点、云南省旅居图书馆德宏州图书馆嘉源书店分馆建设进行了调研。同时,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德宏州招募了2名能识读傣文的志愿者,在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计思诚带领下,对德宏州两市三县图书馆、奘房、寺庙、国门书社、文物保护单位、村寨共计23个点开展调研,新发现长体傣文、圆体傣文棉纸经、贝叶经、经折装经书、汉文古籍等珍贵文献1800余部,收集散叶经书、文书、地契共200余叶,为德宏州少数民族古籍的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导师杨利群为学员示范傣文古籍修复技艺

学员进行傣文古籍修复实践

傣文古籍修复前后对比

省中心老师指导学员开展古籍普查登记

杨和祥馆长一行调研云南省旅居图书馆德宏州图书馆嘉源书店分馆建设

计思诚副主任一行调研傣文古籍保护情况

颁发结业证书

本次培训“以训促学、以实践悟”,帮助学员建立了科学的古籍保护修复理念,扩展了知识视野,提升了实操技能,推动了傣文古籍的保护和传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注入了活力。

(历史文献部  /文)

 

 

 

作者: 来源:
版权 ©云南省图书馆 201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