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云南省图书馆>> 工作动态>>正文内容
云南省第一期古籍和文物保护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培训班 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9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决策部署,认真做好“十四五”时期云南省古籍保护工作,由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主办的“云南省第一期古籍、文物保护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培训班”于2021416日圆满结业。本次培训班是云南省图书馆探索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创新服务,更是大力推进古籍、文物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联合社会机构、个人广泛参与古籍和文物保护,开展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社会化服务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

本次培训班的27名学员来自我省24家古籍、文物保护单位及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传统传拓技艺的学习,另一部分是拓片装裱技艺的学习。传拓由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副馆长张衡讲授,拓片装裱由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导师杨利群讲授。课程设置了部分理论课,以实践操作为主。培训班还准备了平面石刻、有浅浮雕等形式多样的教具经过5天的培训,27名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共拓印了近300余份作品(约50平米),每人完成1-2份拓片托裱作品。

416日下午,云南省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馆长、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马云川出席培训班结业仪式并作讲话,希望参训学员坚守初心,共担作为,回到工作岗位后将培训班学到的知识技艺进行系统总结,把掌握的技能、技艺用到工作实践中,为古籍保护、文物保护、碑帖拓片保护和修复尽一份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云南省图书馆于2020年建立“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主要是探索创新传统文化保护服务与社会教育的新方式,动员社会机构、个人广泛参与古籍保护。“研习馆”重点开展以古籍修复、古籍保护、碑刻传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文化社会化实践研习活动,致力于传统文化及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与科普推广。20208月以来,云南省内的一些机构、团体慕名而来参观体验“研习馆”,部分学校与“研习馆”联合开展了研学活动。截至目前,“研习馆”共接待400多名参观体验人员,走出馆外开展活动10多场,引导社会公众通过现场体验,体会到古籍修复保护与传拓的独特魅力,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云南网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历史文献部  杨敏仙  /文)

 

培训期间云南省图书馆馆长马云川到学员实践场地了解教学情况

 

学员认真实践传拓技艺

 

培训班合影

 

作者: 来源:
版权 ©云南省图书馆 201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