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座谈会于12月8日在武汉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旭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熊远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的负责人共60多人参加会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此次会议,厅一级巡视员马迎春率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马云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计思诚参加了会议。
张旭副部长在会上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精神,增强做好古籍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存在问题,为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坚持守正创新,突出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张旭副部长强调,做好古籍保护工作,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责任重大,要把古籍保护工作纳入古籍工作整体布局,继续深入推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要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古籍保护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要指导各地进一步建立完善省级珍贵古籍名录和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机制。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要发挥行业组织优势,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古籍保护工作的生动局面。
会上,马迎春巡视员代表云南作经验交流发言,以“突出云南地方特色,推进古籍保护发展”为题,从“大批珍贵古籍得以抢救、修复、保存、整理和开发利用;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推动下,以云南省图书馆为主的古籍数字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积极引入社会机构参与古籍保护,创新打造以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为主要内容的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结合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功能融合,活化利用典籍文献,创新建设云南典籍博物馆和全省首个县级典籍博物馆”四个方面介绍了云南省古籍保护工作的做法、成效和经验,并从“继续推进古籍普查特别是少数民族古籍普查工作;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古籍和重点古籍抢救性保护工作;多渠道推动古籍再生性保护工作;全面开展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推动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探索让古籍活起来的多种途径和方式”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云南下一步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路。发言即将结束时,她深情地说:“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古籍,它是我们的根,我们的血脉,我们发展前行的内在动力”。马迎春巡视员的发言,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关注和好评。
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一级巡视员陈彬斌宣读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熊远明馆长作了近年来全国古籍保护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主要进展及经验体会,并提出做好“十四五”时期及未来十年古籍保护重点工作的思考;与会领导为相关单位代表颁发了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证书和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标牌。
12月9日上午,与会人员参加了湖北省图书馆 “珠还合浦,历劫重生——《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湖北巡展开幕式。随后,马迎春巡视员一行在湖北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徐力文的陪同下,重点参观考察了湖北典籍博物馆,详细了解了湖北典籍博物馆的建设、管理、运行和陈展情况。该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云南省图书馆正在建设的云南典籍博物馆起到了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
(历史文献部 计思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