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云南省图书馆>> 工作动态>>正文内容
“彝文古籍保护研究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6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2023531日,“彝文古籍保护研究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楚雄州图书馆顺利举行。云南省图书馆馆长杨和祥、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石文武、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罗彦及云南省图书馆、楚雄州图书馆相关人员参加揭牌仪式。仪式由楚雄州图书馆馆长黎建宾主持。在现场人员的热烈掌声中,杨和祥馆长、石文武书记共同为“彝文古籍保护研究服务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

杨和祥馆长和石文武书记为中心揭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里对古籍保护工作的要求,把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2022年,云南省图书馆在省财政厅支持下、在省文旅厅指导下,高标准建设集展、学、研、游为一体的“民族古籍保护研究服务中心”,分别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图书馆、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图书馆设立“民族古籍保护研究服务中心”,以当地民族文字古籍资源为依托,建成民族特色鲜明、民族文字古籍藏量逐步提升、能支撑本民族学科研究的民族文献资源中心,系统保护、传承和发展我省民族文字古籍资源。

该项目第一期投入建设资金90万元(每个中心30万元),为三个中心配备了恒温恒湿空调、大红漆案、古籍修复多功能工作台、古籍物证档案扫描仪、压铁、古籍修复工具、透光补书板、古籍修复压平机等设施设备,用于改善古籍库房和修复工作室环境。2023年还将继续投入60万元(每个中心20万元),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三个中心的保护和研究服务功能。

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为“彝文古籍保护研究服务中心”配置的部分古籍保护设备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云南省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古籍存量丰富。近年来,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通过举办彝文古籍修复培训班方式,抢救修复彝文古籍25014220叶。2021年,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志愿者完成楚雄州彝文古籍普查登记127230册,在此基础上向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成功申报并实施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支持全国古籍修复项目——云南省图书馆馆藏云南珍贵彝文古籍修复项目,对双柏县《查姆》彝文古籍进行抢救修复,为丰富少数民族古籍修复经验提供了实践支撑。此次在楚雄州图书馆顺利建成“彝文古籍保护研究服务中心”,除了依托楚雄州丰富的彝文古籍资源外,还与楚雄州委、州政府以及州文化和旅游局对图书馆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分不开,州里印发了《楚雄州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扶持和奖补办法》,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资金奖补,这在全省范围内尚属首家,也为“彝文古籍保护研究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下步工作中,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将加强对三个“民族古籍保护研究服务中心”的指导,充分发挥各中心文献及人才资源优势,加强民族文字古籍的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及推广利用,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发掘优秀古籍资源,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统保护、传承和弘扬我省优秀传统文化,为云南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历史文献部 颜艳萍)

 

作者: 来源:
版权 ©云南省图书馆 201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