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2024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云南行”启动仪式在腾冲市举行。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云南省图书馆、腾冲市人民政府、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相关领导、专家以及来自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的50余名志愿者参加启动仪式。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彦霓主持仪式。
启动仪式上,腾冲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卓亚致辞,对本次活动到腾冲市举行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云南省图书馆给予腾冲古籍保护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当地古籍保护工作的情况。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长吴凯致辞,对云南省古籍保护志愿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积极主动作为,立足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力量,汇聚各方优质资源,在古籍调研、普查、修复、科研、数字化、整理出版、宣传推广等方面成绩突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同时,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执行“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管理规范、方法得当、成效显著,普查单位覆盖面广,并以古籍普查为抓手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跨系统合作,有效提高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普查效率,是协会值得信赖的良好合作伙伴。
云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杨和祥介绍了云南省古籍保护工作和古籍保护志愿服务行动开展情况。他指出,古籍保护志愿服务有力推进了云南省古籍普查工作进程,希望志愿者们能够继续深入参与古籍普查、修复工作,共同推进云南省古籍保护工作更上新台阶。
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博事业部总经理王金良和云南大学牟庆康同学,分别代表公益资助单位和志愿者代表进行了发言。
此次普查将持续至7月25日。启动仪式后,志愿者们将深入云南省图书馆、腾冲市图书馆、和顺图书馆、保山市隆阳区图书馆、大姚县图书馆开展新一轮古籍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云南古籍“家底”。期间,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将对志愿服务行动进行巡察。
2024年是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第7次加入“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指导下,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充分发挥业务指导、资源整合、技术培训职能作用,引入志愿者参与古籍普查工作,招募部分高校相关专业学生作为志愿者开展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扩大古籍保护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截至目前,我省已有注册志愿者460余人,志愿者完成全省古籍普查登记17万余册,审校数据38000余条,有效提高了云南省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普查效率,云南省图书馆也两次获得中国古籍保护协会通报表扬。此外,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立足云南民族文化特色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工作,圆满完成了“纳格拉洞藏文古籍保护项目”“傣文古籍文献提供中心项目”“彝文古籍《查姆》修复项目”。其中,与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西双版纳州图书馆共同实施的“傣文古籍文献提供中心”项目,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文化工程推广到东南亚、南亚,促进傣文古籍的利用和文化传播,该项目入选2022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典型案例之“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领域典型案例”。
今后,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将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指导下,再接再厉,继续做好云南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使古籍保护社会参与真正走入大众,促进古籍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古籍保护工作的生动局面,开创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新气象。
(历史文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