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与云南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古籍修复理论及技术培训班”
为贯彻落实《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关于开展“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创新古籍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壮大古籍人才队伍规模,推进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2023年10月23日至27日,由云南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古籍修复理论及技术培训班”在云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滇文轩古籍室举办。
来自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市档案馆、呈贡区档案馆的48位学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班采取以干代训、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导师杨利群及云南省图书馆2位资深古籍修复师教授古籍修复技艺。经过为期5天的学习培训,48位学员在杨利群导师团队的带领下,抢救性修复汉文古籍4册399叶、壮文古籍1册83叶,维护性修复汉文古籍31函、264册。
图为学员认真修复古籍
图为与会领导参观学员修复作品
本次培训班于10月27日下午结班,云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保丽娟、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颜艳萍及授课老师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通过本次培训,为云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及相关单位培养了一批长期稳定的古籍修复专业人员,集中抢救了一批破损古籍文献,切实推进我省古籍保护工作。
颁发结业证书
今后,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积极开展“古籍修复进校园”、“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等活动,让广大师生了解、感受、参与古籍保护和修复,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古籍保护工作中来,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历史文献部 杨敏仙 施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