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登录]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手机云图 | 网站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云南省图书馆>> 消息发布>>正文内容
修复百年古书用上剧毒狼毒花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2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主持开展的国家级文化工程,今年9月,随着7个全国古籍保护传习中心的陆续挂牌,古籍保护专业人员梯队逐渐形成。而在这一梯队中,云南省图书馆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前不久,又成立了全国第三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

也许很多人都无法想象,一本历经百年的古书会在能工巧匠的手中修旧如初,而狼毒花、荛花等植物,竟然成为古籍修复中的重要材料,它们是怎样在修复师的手中成为古籍最好的“美容药”呢?

 

狼毒花修复藏文古籍

狼毒花多见于青藏高原地区,生命力顽强,能在干旱、寒冷的气候中生存,它的根、茎、叶均含大毒,人畜皆不敢食。这样一种带毒且人畜均不敢接近的植物,却在几百年前成为古人造纸最重要的原料。因为狼毒的味道可以逼走各类虫子,纸张历经千年也不会腐蚀,于是古人便大量加入狼毒的汁液造纸,这多见于藏经当中。

几百年过去了,这种古老的造纸方法销声匿迹,不过,几百年后,却被云南省图书馆派上了用场。

2010年,在中甸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迪庆州图书馆发现了有将近十几个箱子装着的近千册藏文古籍。省图书馆馆长王水乔记得,两年后,他去了迪庆,发现这批古籍破烂不堪。“我们猜测可能是某个历史时期某个寺院的僧人为了更好保护这批藏文古籍,专门从寺院悄悄转移到这人迹罕至的山洞里。”

如此破损严重的经卷怎样才能修旧如旧?“尽管没有现成的修复经验可以借鉴,但我们还是感到义不容辞,决定借助我们的团队,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西藏图书馆的支持下,作一下探索。”

2013年,省图派出专人来到香格里拉,对这批宝贵的藏经进行边学习边修复。而对藏文古籍纸张的研究则成了最重要的修复前提之一。

不遇良工,宁存旧物。古籍不可再生。王水乔说,当受人力物力所限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地保护原件。这也是修复界近年来探索的结果。

在省古籍保护中心,研究员杨利群是大家提起来都称道的“良工”。他出身古籍修复世家,在技艺上深得家传,从事古籍修复这项工作已经有40年之久。因为家传技艺,杨利群知道,这千册古籍被烧却无一个虫蛀的破洞,是因为古人在纸里加了狼毒的汁液。如果说要让这些经卷恢复如初,那么就必须用古人的工艺来解决。

“我们请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西藏图书馆的修复专家一起研究、商量,确定了一个修复方案。”在2013年到2014年间,他们就在香格里拉地区寻找这种当地人最为熟悉的植物——狼毒。

在采到狼毒后,他们将狼毒的根部捣碎,提取出原液放到补书的纸浆当中,进行人工纸浆补书。“现在已经修复了几百册,目前仍在继续修复中。”说到狼毒的毒性,杨利群说,少量的使用并不会对人造成什么伤害,前辈就是用这种当地独有而又方便采集的植物完成了他们最原始的造纸,从而有了这保存百年的经卷。

 

因战争而起的云南手工造纸

如今,用狼毒修复藏文古籍已经成为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传习所的一项专利了。他们的实践,也得到了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修复中心的高度评价。

王水乔说,对于古籍修复工作来说,如果一名修复人员对古籍版本不了解,那是无法修复古籍的。“我们从事古籍保护、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至少应该知道这本历史文献是明代的还是清代的?是明代早期还是清代中晚期?是云南本土出版物还是省外出版物?不同历史时期的古籍,其纸张和装帧形式、版式都不相同,修复用纸和方法就不一样。”

王水乔所说的版式,即古籍每半页中有多少行,每行有多少字,四周是单边还是双边,书口是黑口还是白口。

虽然历朝历代云南都被称作蛮荒之地,而云南的造纸业却历史悠久。

据《云南民族手工造纸地图》一书记载,云南造纸是经中原传入。早在公元829年,南诏国大将嵯巅率兵攻占了唐朝重镇成都,而此次战役“乃掠子女工技数万引而南”,被俘的技术工匠中有许多就是造纸工人。

可见,造纸进入云南是伴随着血与火的战争的。

王水乔馆长介绍,南诏大理国时期,由于佛教兴盛,因此对佛经的需求量很大,生产出来的纸张很大一部分被用于抄写佛经。1956年,在大理凤仪北汤天法藏寺发现的佛教经卷《护国司南抄》,成为云南现存最早的写本书。

王水乔说,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大理国时期白族地区的造纸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唐《五代会要》记载,南诏国后期就已经有了造纸手工业。有学者对大理国时期写经进行了研究,认为它的纤维形态与构树皮纸极为相似。

如此算来,云南造纸已近千年了。而据史料载,大理鹤庆当时是云南的造纸中心,主要纸张为白绵纸和竹纸。白绵纸的原料为构树,竹纸则为竹子所制。

 

手工造纸中的植物元素

构树在全国各地都是造纸的主要原料,而对于云南这个多民族的省份来说,却加入了像狼毒这种大自然的元素,使云南的手工造纸看起来丰富而令人称奇。

那么,在云南的造纸历史中,还有其他什么植物融入到了造纸工艺中,进而贡献一己之力呢?

说起纸张,王水乔认为这应该是古籍修复人员的一门必修课。“在少数民族古籍修复工作中,除了要制定修复计划、建立修复档案和具体的修复工序外,配纸这道工序可是大有讲究”。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我们知道了狼毒也可以用于造纸。明天启年间,丽江土司木增曾从鹤庆请来了造纸师,之后便有了鹤庆的白棉纸。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东巴们传统的造纸方式,他们的所使用的浇纸法造纸工艺与鹤氏抄纸法没有丝毫的联系,东巴们所造成的纸也特指东巴纸。

杨利群介绍,东巴纸主要是在丽江的大具乡肯配古村制造。其原料为瑞香科的荛花属,也就是澜沧荛花和丽江荛花,这两种植物生长在高寒山区,其韧皮纤维在高山植物中很发达。

当地人会采集荛花树并剥皮、晒干、浸泡、煮料、洗涤、舂料、搅拌、造纸、取纸、贴纸、晒纸、揭纸等。而东巴纸的制造工艺可以说是手工造纸中最原始的工艺,每次造出的纸,都需要在湿的时候从造纸器中取出再扣贴到直立的木板上晒干,因而产量极低,但也因此,它在所有手工造纸中身价最高。“这种纸张比较厚,但特点是耐磨损、防虫蛀,主要用于东巴经的抄写”。

与丽江东巴纸相类似的,在迪庆香格里拉三坝,也称白水台或白地的地方,也一样是使用荛花造纸,只是工艺稍有区别,这里所造的东巴纸,在滇西北少数民族中很有声望,被称为白地纸。

而此前所提到的狼毒造纸,则在香格里位的小中甸、德钦、尼西、东望一带。在过去,使用的纸多为藏纸,据《民国中甸县志》载,中甸有一自然村名纸坊塘,专门制造藏纸,当地人采用一种叫“露扎”的草本植物的茎皮掺以狼毒草根捣碎成浆,制造纸张。这个村就是今天的拉朵村。而这里恰恰狼毒资源很丰富,因而那里成为了中甸制造纸张的中心。

当然,今天这样的造纸方式已不多见,如今在四川德格还能看到,西藏都不多见了。

这些年来,省图书馆的修复人员都是先弄清楚古籍的纸张特点,然后到云南甚至贵州、安徽、福建等地寻访、购买,或是自己采集相应植物提取其中有效成分对古籍进行修复。近几年来,王水乔一直致力于云南藏书文化的研究,他说,关于古籍的保护,在云南地方史料中也有记载,且古人对古籍保护颇有心得。王水乔认为,古籍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们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修复古籍就是修补一段历史、修复一种文化,并让其流传千古。

 

春城晚报 记者 邓建华 实习生 吕博涵 文 图片为供图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版权 ©云南省图书馆 201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