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手机云图 | 网站导航
图腾崇拜涵盖木刻画具象符号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9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金沙江古称磨些江,而金沙江流域为纳西古先民繁衍生息的故地。古代纳西先民穴居金沙江畔的崇山峻岭间的岩穴和岩厦内,他们崇信万类物种有人格化“素”灵的观念文化。为了表现先民与物种之间的人格化灵与灵的沟通和联系,纳西先民通过直观的观察物类的千奇百怪的物象变化情况,通过直观引发的直感经验的集累认知,把这些认知的经验,依据物种的属性和特点升华为物类的图画符号,赋予先民的感知经验,把图画符号描画或刻在穴居的岩洞洞壁或岩厦上,并对具象符合注入以先民对物种的人格化“素”(灵)的企愿和祈求。并把先民面对万类物种荣衰的奇幻变化,和自然界给人带来危及生活和生命的灾害和灾难,造成先民对自然界恐惧失衡的心态,以求通过岩画具象的人与物种人格化“素”(灵)的沟通和联系,求得失衡的心态得以平衡和安慰。这为纳西先民崇信的万类物种人格化“素”(灵)崇拜时期,取以物类的形象符号进行沟通和联系的岩画符号文化内容。
纳西先民以母系家支为单位,他们从数以百计的岩穴里搬迁出来,到适宜牲畜驯化饲养的高山草甸和山间盆地里,以一个始母祖的血缘关系作为纽带,建立母系氏族群居的“苛”(栅栏),同时也产生了称“那苛”的母系氏族社会。
“那苛”的始生,结束了纳西先民穴居岩洞的生活,他们搬迁到远离岩洞又交通便利的高山草甸或山间盆地立寨(苛),便利了先民人大山狩猎和采集活动,也方便牲畜的驯化和养殖。但是先民执举祭岩画具象的仪礼,因原始宗教是氏族群体参仪的活动,所以难能耽搁几天时间,回到穴居的故地举祭仪。结果,纳西先民为了承传岩画的母体文化,先民砍削易于搬动的木棒,削平一面的棒面,把故地岩洞洞壁上的岩画具象符号,取以图腾崇拜的观念文化,把万类物种具有人格化“素”灵的崇拜具象符号,刷新和改造成具有图腾崇拜观念的文化。然后把岩画的具象符号移刻到木棒棒面上。这样,纳西先民始生了选择以一物种,取以亲缘化的纽带把人和物种牵系在一起,母系氏族成员与图腾祖先共同拥有一个集体观念的素(灵魂)。因而纳西先民新创生的木刻画文化,它是素(灵魂)涵盖的图腾崇拜具象符号,这是纳西先民创生的木刻画所包融的文化内容。
图腾崇拜的产生,是木刻画产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当时先民的生产方式,是从狩猎和采集业经济,长入狩猎采集业为主驯化牲畜饲养为辅的生产方式,所以在狩猎和采集业中注入了新的驯化牲畜饲养业的生产方式。可是这种新的生产方式,还处于比较幼稚和弱势的局面,但它却指明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萌芽和方向。所以木刻画的具象符号蕴含有标志新生产力方向的文化内容,这为产生木刻画的经济基础。
纳西先民在东巴教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从崇信万类物种具有与人一样的人格化的物种“素”(灵)崇拜,长入到氏族成员与图腾祖先共同拥有一个集体观念的素(灵魂),共同信仰一个图腾父亲的母系氏族内部,有严禁血缘氏内性交往的忌禁,并以人与图腾父亲共同拥有的集体观念的素(灵魂),与先民在生产活动中获取胜者的集体观念的“嘎本”职能精灵,举以素(灵魂)与“嘎本”职能精灵的集体灵魂和集体胜者精灵之间相互的沟通和联系。
纳西先民长入图腾崇拜以后,他们创生和崇信的集体观念的““嘎本”职能精灵,有利精灵(狩猎胜者精灵)、剁精灵(射杀胜者精灵)、吾精灵(拣拾胜者精灵)、肯蒙底精灵(聚拢大收获物胜者精灵)、注精灵(拴系、传染胜者精灵)等精灵具象。这些职能精灵具象说明先民处于崇信万类物种人格化的素(灵)崇拜时代,都是一些具有人格化素(灵)崇拜文化的职能灵。长入图腾崇拜以后,这些具有人格化的职能灵文化,升格为与人有亲缘化关系的职能胜者精灵,并伴随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相应地增加了适应生活和生产的新的职能胜者精灵,如祖巨称精灵(村寨头胜者精灵)、祖吕称精灵(村寨中节胜者精灵)、祖命称精灵(村寨尾胜者精灵)、许肯盘精灵(母系氏族保护者母舅胜者精灵)等精灵具象。这些职能胜者精灵刻画在木棒上的具象符号,称为木刻画文化。职能胜者精灵具有群体观念文化,所以执举祈祭职能胜者精灵仪式称为“嘎本”,嘎为先民向自然界获取生存条件,顺利地实现收获目的的成果,称为“嘎”,意为胜者或赢者,本为祈祭。“嘎本”举仪得把职能胜者精灵用一根皮绳拴系在一起,此皮绳称“嘎盘儿”,意为拴系嘎的胜者精灵的皮绳,也有母系氏族的参仪人员,取一根皮绳牵系在一起,皮绳叫素盘儿,意为拴系素灵魂的皮绳,标志“嘎本”祭祀举仪,是集体观念的素灵魂和集体观念的“嘎本”诸胜者精灵的沟通和联系。这为“嘎本”举仪所包融的文化内容,也是木刻画所刻录的具象符号。
木刻画,纳西语称“斯究”,意为木棒上的刻迹,它为纳西先民处于图腾崇拜时期产生的木刻画具象符号。纳西族象形图画文字,称“斯究鲁究”,意为木石上的痕迹。过去有的研究者,对“斯究鲁究”一词的释译,说成是见木画木,见石画石的象形图画文字。这样解释“斯究鲁究”的含义,显然与历史文物遗留的存在相去甚远,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错误释读。
木刻画的产生,真实地载录了纳西先民,崇信人格化“万物有灵”崇拜观念文化,长入亲缘化图腾崇拜文化演绎和发展的情况。木刻画不仅比岩画有简易制作,又能随身移动的方便,并且木刻画的具象符号比岩画规范,而所包融的意蕴也比岩画复杂和丰富。例如:花衣岩画岩画点,洞高8米,洞深16米,洞宽9米;岩画图象符号大的有如真牛真羊,最大图象2.8 x 3.8米,小者不盈尺,9至12厘米。各个岩画点除岩画外,多处岩画点还有岩刻画。而岩画具象符号移刻到木棒上作为木刻画,由于木棒限制了木刻画画面,图象符号大者也不盈寸,并笔划比岩画规范。木刻画的图象符号更能显示象形图画文字的雏形胚胎……
作者: 来源:
版权 ©云南省图书馆 201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