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登录]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手机云图 | 网站导航
回溯中华五千年文明 感受传统文化人文魅力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3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2014年市民文化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决赛及颁奖在上图举行

市民文化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决赛” title=
百名知识达人与市文广局、市文明办、上海图书馆领导,评委专家合影


  1月10日至11日,2014年市民文化节中华优秀传统知识大赛决赛在知识传播的殿堂上海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最终闯入决赛的近180名选手经过两天的 角逐,最终决出百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达人,浦东图书馆等11家区县图书馆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并于11日下午举行颁奖典礼。

市民文化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决赛” title=
市文广局、市文明办、上海图书馆领导为知识达人颁奖


  你知道老上海连环画界的四大名旦吗?春联的由来?我国第一部明确记载雕版印刷的诗集?决赛现场气氛凝滞,一道道知识题牵动了台上选手台下观众的神经。 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历史学家熊月之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上海交大人文学院特聘教授虞万里、上海民俗学会会长、华师大教授 仲富兰,上海博物馆考古部研究员何继英等专家评委从一道道题切入,为大家讲述民风民俗、文化遗产的渊源、历史和文化思想。“是这样啊”,“这道题我也答对 了”,台下观众窃窃私语。比赛有必答和抢答两种形式,在疾徐有致的节奏中,决赛选手和四场千余名观众在主持人和专家的导引下重温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感受 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比赛现场座无虚席” title=
比赛现场

市民文化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决赛” title=
比赛现场座无虚席


  “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你是否对这些古语感到熟悉?比赛中主办方摘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讲话所引用的一些古语、古诗,要求选手指出古语古诗的出处,引用的场合,体会“闪现在古籍中的雅语”如何“活起来”。

  开设“社会大课堂” 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014年市民文化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是由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上海图书馆主办,并得到了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博物馆、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民俗文化学会等专业机构的大力协助。赛事从去年4月开始启动,历时半年,围绕“民俗文化”、 “文化遗产”、“历史人文”三个方面进行了初赛、复赛,三个篇章300道题于4月至8月分别刊登在《新民晚报》,《劳动报》,同时借助市民文化节官网和 “东方网”平台,以网络形式进行答题,共吸引了11万余人参赛,参赛市民涵盖了各个群体,他们当中最小8岁,长者80有余,中青年参赛选手近7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不是一场考试,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会长、上海书馆馆长吴建中说:“答题的目的是为引导市民阅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籍,激发市民 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兴趣,加深市民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虞万里先生则表示,更乐意把它看成一个校园之外的‘社会 大课堂’。
  本次大赛汇集并邀请业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和上图馆员等出题,并建立了三个题库,立足反映市民身边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专家对每一题斟字酌句, 反复推敲,严格把关,由浅入深。“我们不仅仅抓一个知识点,而是希望通过把知识背后的故事讲出来,将完整的艺术形象、历史的整个场景及丰厚的知识呈现出 来,以点带面地带领答题者了解中华历史和文化。”熊月之先生说。熊月之先生是最早受邀的专家,他不仅慨然应允而且当即表示愿意协助主办方力邀业内其它专 家;上海交大特聘教授、《经学文献研究集刊》主编虞万里出的每一道题都经过深思熟虑、涉及面广、言简意赅。题库中的题目无论是专业性、知识含量还是文字的 表述上都堪称“高大强”,受到题目评审组的称赞。参赛者从赛题中获益良多,长宁区复赛满分选手潘辰感慨道:“大赛的这些题目范围较广,知识含量丰富,还能 提示我哪些方面知识结构不完善。”

作者:未知 来源:本站原创
版权 ©云南省图书馆 201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