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手机云图 | 网站导航
最新图片文章
  • 没有任何带图片的信息!
  • 浅谈资源共享的立意与共享的资源内容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3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摘要:我国对于社会发展目标的新认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进展,促使了文化共享工程的产生。文化共享的立意,是基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对资源不能共享的严峻现实的反拨。工程的实践品格,要求资源建设必须尊重资源享有主体的需求。

           关键词:文化共享工程 文化共享 人文科技背景 资源需求主体 资源内容

           1 共享工程是两个新认识的果实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由中国政府投资兴办的一项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它于2002年4月启动之初,就明确了其任务宗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文化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以卫星网、互联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把文化信息资源传送到城乡文化网点和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这表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是工程的资源内容;基层群众是工程的服务对象;“现代科学技术”是资源整合和传播的技术载体;“卫星网、互联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是资源服务手段;资源共享是工程追求的目标。

            工程的策划与启动是在新的科技与人文背景下发生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目标两个方面,都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新认识。在技术方面,尤其是面对数字时代的“信息爆炸”与“信息高速公路”,人们从概念的讨论进入了实践,并随着实践的飞速发展,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这一需求又反过来更强有力地推动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成为国力强弱的标志之一。在社会发展方面,特别是在我国,社会发展目标始终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和完善。我们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追求GDP增长为主要目标,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注重环境保护、寻求可持续发展,直到新世纪以来,我们愈来愈重视文化建设,愈来愈重视人自身灵魂的安宁和幸福感,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产生,是上述两个新智慧之树上结出的新鲜果实。信息技术承载文化资源,给信息技术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关怀;文化资源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使传播的手段更方便快捷,面目为之一新。这个工程最新颖和最重要的立意还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资源“共享”目标的确立。为什么要实现资源共享?谁是资源享用的主体,实现哪些资源的共享?本文试图对此做一点浅显的思考。

    作者:未知 来源:本站原创
    版权 ©云南省图书馆 201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