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工程助力佛山开创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这里经济发达,人均GDP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文化需求更加多元;这里外来人口较多,在一些社区,外来人口数已是常住人口的三四倍,他们的文化需求不容忽视;这里区域面积不大,但结构复杂,有的乡村位于孤岛之上,到城区要靠渡轮,这些地区的文化需求同样需要满足。这些都是摆在南海区委、区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2011年以来,南海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契机,围绕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也涌现了一些亮点。
借助市场化运作,撬动更多社会资金
政府部门不是公共文化服务唯一的提供者,南海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撬动了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近两年,南海每年有2000万元资金用于文化消费补贴,补贴怎么发、怎么发挥最大效能?南海区文体旅游局首先对广东其他城市的文化消费补贴发放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免费发放电影卡、购书卡的方法有不尽完美的地方。南海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谭国洪说,首先,文化消费不是刚性消费,消费卡发给市民后,有些人未必会使用,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沉淀和浪费;其次,其涉及的范围比较窄,仅是图书和观影两个方面;第三,不利于群众文化消费习惯的培养,不利于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南海决定通过引入市场化运作,以每年2000万元补贴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