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一、发病原因:
1、缺磷钾型 长期过多偏施氮肥造成土壤缺磷钾是导致赤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中毒型赤枯 主要发生在长期浸水,泥层厚,土壤通透性差的水田,发生赤枯病的稻株根系受到土壤中有机酸或硫化氢的影响,破坏了正常的生理机能,,如绿肥过量,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插秧期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以后气温升高,土壤中缺氧,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有机酸、二氧化碳、沼气等有毒物质,使苗根扎不稳,随着泥土沉实,稻苗发根分蘖困难,加剧中毒程度。
二、防治方法:
1、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适时晒田。缺磷缺钾的可追施一定量的过磷酸钙和硫酸钾。 (1)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2)宜早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钙肥等。缺磷土壤,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每
上一篇:水稻病虫草害的无公害防治 下一篇:水稻烂秧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