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高产的关键——培育适龄壮秧
有道是秧好半年粮,秧苗素质的好坏是水稻高产的关键。培育适龄抗旱壮秧,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关键环节:
备足苗床,加强培肥,做好播前种子处理 应根据当地作物茬口选择不同秧龄的秧苗与大田配套,在确定秧龄的基础上,计算秧本比,确定苗床面积并适当放宽备足苗床。积极做好冬前培肥和播前施肥,以提高秧床的质量,为培育壮秧奠定基础。同时,认真做好播前种子处理,包括晒种、选种、药剂浸种和催芽等技术环节,以提升种子的发芽势和整齐度,预防苗床期病害。
科学安排播种期和栽插期 根据当地作物茬口和自然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安排播种期和栽插期,根据当地实际,秧龄一般为45~50天。在干旱缺水、常年等雨栽秧的区域,要按照培育“长龄多蘖壮秧”的技术要求,适当扩大苗床面积、降低播种量、喷施多效唑等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增大秧龄弹性。
扣种稀播、精量播种、培育叶蘖同伸的适龄壮秧 麒麟区水稻为中苗移栽,播种量为40~
强化苗床期管理,积极防治病虫害 今年开春以来,气温回升较快,温度较高,为防高温烧苗,应加强打孔薄膜的推广使用。特别是薄膜覆盖期苗床的管理和水肥的调控,若出现苗期遇高温,应注意通风,必要时加盖稻草等覆盖物,避免太阳直射覆盖薄膜导致烧苗,出现缺水情况,也可在旁晚适当补水,防止高温烧苗。同时,重点抓好青枯病、立枯病和稻飞虱等的综合防治工作。
上一篇:预防烟草叶片少发生或不发生烂叶病斑 下一篇:蔬菜节水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