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馆为“两会”提供数字化服务赢得广泛赞誉 继2005年和2006年为“两会”服务后,今年我馆继续以传统咨询手段与先进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特别是我馆大胆创新,为“两会”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全新形式,得到了“两会”代表和委员的高度赞誉,使我馆为“两会”服务的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我馆“两会”服务水平的提高得益于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筹备,以及省人大、省政协有关领导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早在“两会”召开前,我馆就专门组建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在此基础上主动与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关领导请示沟通,积极争取支持,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省人大有关领导亲自批示,以编制《云南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信息查询资料目录》的创新手段为代表服务,并将其中9项专题目录资料的查找工作交给了我馆。接受任务后,我馆领导及时组织精干人员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云南、辉煌十五、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十一五规划”等9个专题、15847条目录、近300万字专题资料和摘要的查找、汇总工作,并在省人大龙永春副秘书长的指导下,精心挑选1700多条做成全文数据,上传到云南省政府网局域网上。数据库开通后,与会代表纷纷点击查看,短短6天访问量约5649人次,浏览量高达2万人次。我馆把数字化服务送进会场成为了“两会”一个亮点,《云南日报》“两会”特别报道组在“现场直击”栏目中对我馆与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省统计局等3家单位将“数据服务”送给代表和委员的新闻及时进行了宣传报道,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同时,我馆此次为“两会”服务的另外一个亮点是着重进行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宣传和推介,让代表和委员们充分认识和了解了我省实施共享工程的目的、意义和进展情况。由于准备充分、安排得力、形式创新、工作专业、服务热情,“两会”期间,我馆工作人员共接待了600多名代表、委员的现场咨询,提供书刊60余册,接受重要专题咨询3项,发放共享工程宣传资料、“云南省图书馆读者卡申请表”、“云南省图书馆开放时间一览表”共500多份,圆满完成了各项服务工作,受到了与会代表和委员的好评。1月26日,省人大常委晏友琼同志亲自视察我馆服务现场,给予了充分肯定。(办公室 计思诚) 文摘:数据服务进会场26日中午,滇池大酒店一楼大厅,王章平委员向为“两会”服务的省统计局和省图书馆工作人员咨询:“平时我们在基层怎样才能查询全省的统计资料?例如,我想了解我省在教育方面各级政府投入的情况,该怎么办?”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拿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云南省分中心”的宣传资料向他作初步讲解,王章平顿时兴趣盎然。喜欢查数据的委员不只是王章平。记者发现在会议召开的3天时间里,委员发言,做提案总爱用数据旁征博引。记者注意到,省政协机关大厅和滇池大酒店大堂里,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省图书馆3家单位,将一个阵容强大的“数据库”搬到了会场和委员驻地。省图书馆已连续3年进会场服务。今年他们将最大限度地为代表、委员提供咨询,专门制作文献信息专题资料,提供了15847条、近300万字的资料汇总,涉及9个专题、1700多条全文数据,并将题名、摘要汇编成册,数据库开通两天点击率已达1650次。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是首次联合服务,他们从去年11月底就调动局、队所有人力投入编撰专为方便“两会”代表委员查询的两本材料《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提供现场统计查询服务的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陆浩介绍,这两本材料汇集300个指标、1万笔数字、50万字。有了这样强大的后援,委员所需的“数据”自然充足了。(摘自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