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登录]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手机云图 | 网站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云南省图书馆>> 古籍普查>>正文内容
多留遗产少留遗憾 保护古籍人人有责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8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古籍文献既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又是现代社会的借鉴工具。保护古籍,多留遗产少留遗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这对于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书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它的内容和形式是一定社会一定时期生活状况和意识形态的反映。古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具有文献和文物双重价值。且具有“三性”,即: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它不仅是记载知识的书籍,更是一种文物,由于其载体的特殊性质,注定它的生命更加脆弱,更易被侵害。中华民族是重视文化,重视传统的民族,我们保护的不仅是文物、图书、传统,更是保护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因为古籍文献遗产记录着我们的历史、文化、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古籍作为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拥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散发出人类文明的光芒,记录着各族群众的情感、思想、言行以及生产生活情况,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不仅是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古籍 文献遗产更是 各族人民共同的记忆,它对保护各民族的文化特性,塑造本民族的未来有重要作用。但它非常脆弱,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相当一部分 古籍文献遗产遭到毁灭性损坏。不少国家或民族的文明随着文献遗产的消失而伤逝,人类的记忆也由此断裂。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比中华文明更悠久,中国多民族的包容性与地域辽阔便于迂回的优势,使大量古籍得以保留是中华文明记忆得以留存的重要原因。但这些历经战乱、天灾与动乱而幸存的古籍,却由于日益恶劣的环境与维护不力而毁坏严重,或成砖成渣、或脆化虫蛀、或霉变退色,亟需抢救。

    临沧虽地处边疆,但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开发了这片广袤神奇的土地,并缔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籍文化遗产是其中之一,各民族用不同文字写下了近万 种( 册、卷)的文献古籍  ,它真实地承载 着临沧各民族的各个历史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临翔区、凤庆县、云县等图书馆收藏有大量古籍, 在这些藏书中无论骚人墨客的俊秀之笔还是雕版印刷的图彩墨迹,点点滴滴留下的无一不是古人的良苦用心;无论端庄严谨的地方文献还是灵秀不羁的个人著作,片纸只叶当中无不见证我区历史发展进程,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区的古籍也同样正遭受着严重损毁和流失之灾。这些古籍大多脆化、虫蛀、霉变,损毁严重,令人心忧的是自然损耗、保管不善及精通古籍的人才没有、因经费的匮乏等等,很多古籍难以征集,已有的古籍得不到有效的技术保护,这也是 造成古籍损毁、流失的重要原因, 临沧市的古籍损毁也是属于“重灾区”。

    文物保护法早已把古籍纳入文物序列,而古籍对一般公众而言,或许是书籍在今天早已司空见惯,在印象中,人们对它们的价值,尤其是文物价值的认识,多少打了折扣。中华民族能够历经磨难而屹立于东方不倒,它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的文明自觉是重要原因。传承文明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主要依靠典籍。典籍的产生使得文明传承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所以,在我国,修史造藏、整理典籍、抄书印书藏书,成为代代相承的传统  。古籍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而且它也见证了各民族 千年绵延,如果古籍 失传,那丢掉的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而我市现存的大量古籍因缺乏及时、科学和全面的保护,正不断老化、损毁和流失。古籍保护面临严峻形势,因此,抢救、保护我区珍贵古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迫在眉睫, 如果不加紧对这些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那将给我们的后代留下的是一种遗憾。

    笔者认为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工作,是古籍抢救、保护与利用的前提,应充分认识古籍普查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古籍普查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工作,它涉及到古籍的版本、古籍分类、编目、计算机技术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应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呼唤全社会都来共同关注古籍普查和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方针,加强科学规划,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动古籍保护工作全面、有序、健康、持续地发展。

    笔者建议我市的古籍普查保护工作一要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增加资金投入,改善设备设施,努力为古籍保护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二要加强管理,完善保护制度 ,推进古籍修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三要加强宣传,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普及知识,展示成果,教育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营造古籍保护的良好氛围。形成保护古籍人人有责的意识。

(临沧市图书馆  李恩凤)

作者:本站 来源:云南省图书馆
版权 ©云南省图书馆 201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