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族文化
语言文字
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保山维西等地,分南部(大理)、中部(剑川)、北部(碧江)三个方言。北部方言与另两个方言差别较大。唐宋时代曾借用汉字创制了古白文,亦称僰文或汉字白读,因而白语里含有大量汉语借词,汉文很早就成为白族人民通用的文字。现实行拉丁字母白族文字方案。
白族的文学
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开创了“洱海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璀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洱海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一脉相承的历史传统。民间口头文学有广泛而丰富的题材,神话传说洁如烟海,仅《龙神话传说》一书所辑的龙神话就有50个;古人留下的诗文,都有民族风格,如汉字白读的诗,七、七、七、五(前三句每句七字,后一句五字)的诗文排列格调。二是在中原和印度文化影响下形成了新的民族文化。在南诏(唐)、大理宋时期,佛教的传入和兴盛是印度和中原文化传入的重要桥梁之一,进入大理的师僧、释儒和到中原求学、出使的地方名流,都对印度和中原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大理又是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汇集点,历史上就是东南亚各国文化的交织区,从各国的优秀文化中也吸收了不少的精华。因此,“洱海文化”不仅有地方的民族特征,而且是与中原文化交融并含有东南亚各国优秀文化的新的民族文化。白族人民创作的《创世纪》、《九龙神话》、《杜朝选》、《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脍炙人口。它们从各个方面描绘了白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和斗争,为白族人民世代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