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佛寺
卧佛寺即"十方普觉寺"。它位于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
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磐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据元史记载:当时铸铜像冶铜50万斤,用工七千。铜佛身长
由于寺内有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铜像、卧佛寺由此而得名。卧佛身长
此外寺内还种有几株婆罗树,每逢春末夏初之际,白花盛开,花朵如同无数座洁白的小玉塔倒悬枝叶之间,别有情致。
卧佛寺西北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