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glish
[登录]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手机云图 | 网站导航
《非洲通史卷一:非洲史前文明和非洲研究的方法》介绍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2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作者:J·泽博 编撰
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
索取号:E/K400/G321A
馆藏地址:云南省图书馆外文图书借阅室
 
内容框架
l        非洲历史文字学的发展
l        非洲社会史研究的地位
l        非洲历史文字学近期的发展前沿以及它对世界史的贡献
l        非洲史研究中的材料及所要求的技术刚要
l        十五世纪以前的书写工具
l        十五世纪以后的书写工具
l        口述传统及其方法
l        存活着的传统
l        非洲考古学与断代划分的技术
l        历史语言学与非洲史中关于种族的理论
l        民族迁徙与民族语言上的异同
l        非洲语言分类和非洲语言谱系
l        历史地理学的本体方面
l        历史地理学的经济方面
l        跨学科研究方法
l        历史框架
l        直立人时期的问题
l        非洲人类化石
l        史前的东非
l        史前的南非
l        史前的中非
l        史前的北非
l        史前的非洲西部
l        史前的尼罗河谷
l        非洲史前艺术
l        农业技术的起源、发展及传播
l        公元前15世纪的金属大发现及社会体系的发展
内容选译
口述历史及其方法
口承文明
非洲撒哈拉及其南部一代的文明基本上是以口承的形式传承的。然而,由于书写系统尚未得以发现,口传文明不应该被认为是简单的,正如中国有句古话说的“言简意赅”。
在没有书写工具的文明中,作为群体之间传达信息的口头语言占了很大的地位,口语对交流的作用对于有成熟书写系统的社会里很容易受到忽视。在口传文明中,言语和声音对于行为、占有和创造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由于口传文化在历史叙述中具有可变性,因此,对口述文本的解读也就不能和书面文本一样。如果恰当地对口述史进行了解释,那么,就如付考先生所说,历史像第一位讲述者口里传达的那样,鲜活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了。以阿姆多·哈姆皮特·巴和波多·哈马为主的学者们,都十分赞赏此观点。
口述史的本质
我们可以这样对口述史进行阐释,它是人们通过口耳的形式向下一代传承史实。口耳相传是口述史的特征,因此它自然比书写的历史更脆弱。然而,还要另加说明的一点是,对于一个事件的书写叙述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对于某个事件的口述也会有固定的版本。
口述史可以基于亲眼所见事物的叙述,也有时是来源于某个体想象而产生的谣传,也可能是源于对某个口述文本不同的解读产生的新意而来。不过,仅仅基于亲眼所见的事实进行的叙述的确是一种真实的口述历史。伊斯兰史学家们在对其所收集的口述段子进行研究的时候,让这一理论方法得以充分地发展。历史评论的标准被运用到一连串问题中:亲眼所见历史发生的人们了解传统吗?他们的口述会不会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而改变?他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讲述这些历史,他们又是怎么讲述的?
因此,口述史最基本的因素就是口语和传承。至于口传的目的已经并不太重要,有的口传文学当时也并不是为了将来的使用而留存。它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某种社会思潮、社会构架、行为模式以及某种世界观的重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
作者:本站 来源:图书借阅部
版权 ©云南省图书馆 201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141号